医科研究生具体选课要求-2012年
医科研究生具体选课要求
学生的课程计划一般包含必修课(公共基础课、专业课及专业必修课)和选修课两大部分组成,如下表。学生所选课程请参照各专业自己的培养方案。
1.必修课 专业课 (只选一门,如外科学专业学生选择外科学课程)
专业必修课 (若干门,如医学文献检索、细胞培养技术等)
2.选修课 (根据培养需求选择)
注意: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的可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选择,课程性质为选修课的只能作为选修课选择,博士研究生选择授课对象为硕士的课程都只能作为选修课选择。
一、科研型
1、科研型硕士
1)所修读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;
2)必须修读的公共基础课:
《学术规范》 1学分
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 1学分
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 5学分
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 2学分
《自然辩证法》或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》 1学分
3)必须修读的专业必修课:
《基础/临床/预防医学前沿》 3-5学分
生物学/基础医学学科等研究生修读《基础医学前沿》,临床学科的研究生修读《临床医学前沿》,预防医学的研究生修读《预防医学前沿》,护理等其它学科可由导师自行决定是否修读以上课程;
4)专业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0分,并不少于3门(包括《医学前沿》);
5)选修课根据培养需求自行确定。
2、科研型博士
公开招考类型:
1)暂不实行学分制,所选必修课不少于7门
2)必须修读的公共基础课:
《学术规范》
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
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
《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》
3)必须修读的专业必修课:
《基础/临床/预防医学前沿》
生物学/基础医学学科等研究生修读《基础医学前沿》,临床学科的研究生修读《临床医学前沿》,预防医学的研究生修读《预防医学前沿》,护理等其它学科可由导师自行决定是否修读以上课程;
4)专业课及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(包括《医学前沿》);
5)选修课根据培养需求自行确定。
硕博连读类型:
硕士及博士阶段需修满40个学分,其中博士阶段的必修课(含专业课)不少于3门,博士阶段的《学术规范》、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、《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》(以前课程名称为《马克思主义理论》)、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不需重复修读,已确定硕博连读生资格的2011级硕士可以提前选课与2012级博士同时上课。硕士阶段所选《基础/临床/预防医学前沿》可以延续,不需要重复选择。
直接攻博类型:
必须修满40个学分,硕士阶段按科研型硕士要求,博士阶段参照硕博连读的要求。
二、临床型
1、临床型硕士
1)所修读课程的必修课学分不少于18个学分;
2)必须修读的公共基础课:
《学术规范》 1学分
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 1学分
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 5学分
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 2学分
《自然辩证法》或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》 1学分
3)必须修读的专业必修课:
《临床医学前沿》 3-5学分
4)专业课及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(包括《临床医学前沿》);
5)选修课根据培养需求自行确定。
2、临床型博士
公开招考入学类型:
1)暂不实行学分制,所选必修课不少于6门
2)必须修读的公共基础课:
《学术规范》
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
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
3)必须修读的专业必修课:
《临床医学前沿》
4)选修课根据培养需求自行确定。
提前攻博类型:.
1)硕士阶段:按照临床型硕士要求修满课程。
2) 博士阶段:必修课(含专业课)不少于4门(可包括《医学前沿》))。①博士阶段的《学术规范》、《实验室与生物安全》、《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》(以前课程名称为《马克思主义理论》)、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不需重复修读。
②硕士阶段所选《临床医学前沿》可以延续,不需要重复选择。
三、外国留学生
1、港澳台学生:
1)硕士生可不选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、《自然辩证法》、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》,博士生可不选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,但必须选择另外一门必修课程代替。
2)其余与其他全日制研究生规定相同。
2、外国留学生:
1)硕士生可不选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、《自然辩证法》、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》,博士生可不选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,但必须选择《中国概论》。
2)可不选《第一外国语(英语)》,但必须选择《高级汉语》。
3)其余与其他全日制研究生规定相同。